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
使
用
说
明
书
大 连 宏 泰 仪 表 厂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测量原理..............1
1.2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技术规格..............1
1.3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应用................2
1.4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选型编码..............2
第2章 安装.........................................3
2.1安装说明........................................3
2.2变送器的安装....................................3
2.3传感器的安装....................................4
2.4自清洗装置的安装................................8
2.5电气连接........................................9
第3章 操作.........................................12
3.1操作界面........................................12
3.2菜单总体结构....................................13
3.3常规设置流程....................................14
3.4菜单详细介绍....................................15
第4章 维护.........................................21
4.1变送器的维护....................................21
4.2传感器的维护....................................22
4.3自清洗装置的维护................................22
第5章 常见问题解答..............................22
第一章 概 述
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是为测量市政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悬浮物浓度而设计的在线分析仪表。无论是评估活性污泥和整个生物处理过程、分析净化处理后排放的废水还是检测不同阶段的污泥浓度,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都能给出连续、准确的测量结果。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由变送器和传感器组成。传感器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池内、排水管、压力管道或自然水体中,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能自动补偿因污染而引起的干扰。传感器带有空气清洗功能,能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间自动定时清洗,从而大大降低了仪器维护的工作量。
传感器上发射器发送的红外光在传输过程中经过被测物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后仅有一小部分光线能照射到检测器上,透射光的透射率与被测污水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通过测量透射光的透射率就可以计算出污水的浓度。
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传感器使用了四光束技术,如图1-1所示:
图1-1 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四光束原理图
四光束技术利用两个发射器和两个检测器,每个发射器发送的光线经过透射后照射到两个检测器上,这样就产生一系列的光路,得到一个数据矩阵,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信号,即可得到介质中悬浮物的准确浓度,并能有效消除干扰,补偿因污染产生的偏差,使仪器能在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测量范围 | 0~50000mg/L 0~25g/L 0~50g/L |
精 确 度 | ±1%FS |
分 辨 率 | 0.01% |
重 复 性 | ±1% |
流速范围 | 0.3 ~3m/s |
功 率 | 15VA |
压 力 | ≤10bar |
供电电源 | DC220V,50/60Hz;AC24Va |
温度范围 | -20℃~55℃ |
输 出 | 1路4~20mA电流信号隔离输出,最大负载750欧姆;
2个报警信号继电器,容量220VAC/ 2A,输出可由用户设置; 1个冲洗时间继电器,容量220VAC/ 2A,时间可由用户设置。 |
测量单位 | g/L和mg/L两种可选择。 |
外 壳 | 全进口的ABS材料 |
防护等级 | IP65 |
重 量 | 2.5kg |
传 感 器 | |
温度范围 | 0℃~80℃ |
材 质 | 316不锈钢或ABS(可选) |
防护等级 | IP68 |
电缆长度 | 10m |
重 量 | 0.5kg |
注意: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性能可能会随颗粒物以及介质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规格参数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 给水厂 沉淀池
- 污水处理厂 进水口、出水口、曝气池、回流污泥、初沉池、浓缩池、污泥脱水
◆ 造纸厂 纸浆浓度
- 洗煤厂 沉淀池
- 电力
1.4 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选型编码
举例说明:HT-MLSS-TBQ
解 释:传感器材质为316不锈钢, 量程范围0~25g/L,浸没式安装。
为了保证安装人员的安全和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正常工作,请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安装:
- 安装仪表箱和传感器的支架;
- 将变送器装入仪表箱并固定;
- 安装传感器;
- 电气连接。
2.2.1 在选择变送器安装位置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 特别注意避免变送器受阳光直射;
- 避免使变送器产生过多震动;
- 如果情况允许,应将变送器安装于稍稍高于操作者平视水平的位置,这样将会有利于操作者可以非常舒服地浏览前部面板和进行控制操作;
- 为变送器箱体的开启和维护留出足够的空间,变送器尺寸如图2-1所示。
2.2.2 变送器尺寸
图2-1变送器尺寸图
2.2.3 变送器安装
变送器背后有三个孔,尺寸如图2-1所示,其中上面的孔用于悬挂,下面两个孔用于加螺栓固定。
为确保测量准确,在选择传感器安装位置时,需要遵循如下标准:
- 应将传感器安装在恰当的工艺位置,以保证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且安装位置应该便于操作者进行取样操作,传感器和取样点之间的距离推荐最大值不超过5 m。不正确的取样操作是导致测量数据有误的一个常见原因;
- 应将传感器安装在易于触及的位置,方便对传感器进行定期的清洗和维护;
- 应避免将传感器安装在气泡较多的位置,因为气泡会产生干扰信号。在某些应用条件下,气泡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例如在测量离心液或者过滤液等的应用中,
- 在这些情况下应将传感器安装在脱气装置内;
- 应将传感器安装在工艺混合良好和不出现停机的位置,这通常也是取样点所在的位置;
- 传感器的探头应该背向工艺介质流向。
传感器的安装有两种方式:浸没式安装和插入式安装。
浸没式安装方式是指把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浸入池中或罐中的安装方式。适合于曝气池、沉淀池、浓缩池、回流渠等场合。浸没式安装示意图如图2-2所示。
浸没式安装时,传感器一定要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不可以用传感器的电缆将传感器悬挂在水中。传感器应浸没至水面下不小于30cm的深度,或者浸没至取样时通常到达的深度,并避免阳光直射。
图2-2浸没式安装示意图
请参考如图2-3所示的浸没式传感器尺寸,自行设计安装支架。
图2-3 浸没式传感器尺寸
如果在厂家定制配套的浸没式安装支架,请按照如下方法安装传感器:
① 首先在安装传感器的池壁合适位置打入四个M10钢制膨胀螺栓,将如图2-3所示的传感器池壁安装支架通过M10螺母和弹簧垫片固定在池壁的螺栓上,安装完成后如图2-4中右图所示。
图2-4传感器池壁支架安装示意图
② 将浸没式传感器的电缆和清洗气管依次穿过塑料连接管、安装管、套管、盖和锁紧螺母;将浸没式传感器的螺纹与塑料连接套的螺纹孔相接并拧紧;塑料连接套则与安装管相连;然后将安装管穿过套管,根据现场测量深度通过两个紧定螺钉将套管固定在安装管上的合适位置;将盖与安装管拧紧,防止雨水和其他物质进入安装管;将锁紧螺母拧紧,固定电缆和清洗气管。传感器与安装管安装完成后如图2-5右图所示。
图2-5传感器支架安装示意图
注意:在连接传感器与塑料连接管时,请旋转连接管而不要旋转传
感器,否则传感器的电缆有可能被损坏,同样在连接安装管与塑料连接管时请旋转安装管。
注意:为防止密封不严,导致管内进入雨水,请在安装管的螺纹连接处缠绕好塑料薄膜。
③ 将安装好的传感器安装管装入安装在池壁的支架上,并用两个蝶形螺栓固定,传感器的浸没式安装完成后如图2-6所示:
图2-6浸没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如果需要将传感器拆下清洗,请参考图2-7,拆卸时不需要将所有支架的零件拆下,只需要将图2-7中左图所示的两个蝶形螺栓拧松,然后将安装有传感器的支架向上抽出约15cm,然后沿图2-7中右图所示箭头方向拿出即可。
图2-7传感器拆卸示意图
插入式安装方式是指把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插入到管道中的安装方式。适合污泥管道等场合。
插入式传感器应该安装于上向流管路部分,如果不能实现,则推荐安装在水平管路中心45°~90°处。尽量不要安装在下向流管路、水平管路的顶端或底端等位置。
如果选用厂家配套的插入式安装支架,请按照如下方法安装传感器:
① 将图2-8中的前管与待安装传感器的管道相连(焊接),将不锈钢球阀与前管相连(螺纹连接);然后将后管与不锈钢球阀相连(螺纹连接);
② 将插入式传感器与加长管相连(螺纹连接);
图2-8 插入式传感器安装
③ 将套管与加长管相连,再将连接好的传感器连同加长管一起插入阀门中,使套管与后管相连(最好用塑料薄膜缠绕好,以防密封不严)。
④安装完的插入式传感器支架如图2-9所示。
图2-9插入式安装示意图
自清洗装置是可选设备,用于清洗HT-MLSS光电式传感器四光束窗口上的杂物。变送器继电器R3的输出可以设置为与用户自行提供的电磁操作阀实现控制连接,从而实现向传感器提供清洗空气。在不能获得清洗空气的情况下,可以在传感器旁边安装一个3/4HP无油空气压缩机,气缸容积为11.4升(3加仑),供清洗操作使用。
图2-10为一个典型的空气清洗装置系统示意图。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螺线管操作阀和传感器之间添加一个止逆阀,用于防止工艺过程中的介质回流进入空气清洗管路。
图2-10 空气自清洗装置系统示意图(由用户自行提供)
①清洗空气源; ②开关阀;
③压力调节器; ④螺线管操作阀;
⑤止逆阀(如果需要的话); ⑥光电式传感器;
⑦交流电电源火线; ⑧交流电电源零线;
⑨变送器内继电器连接的终端模块。
自清洗装置在安装时请注意如下事项:
- 传感器在装运时已经将清洗装置连接处进行了封装处理;
- 取掉传感器上清洗装置连接处的封帽,并将其接头与清洗空气源连接(取掉封帽之前先将插入式传感器从工艺管道中取下);
- 推荐最小空气压力为7bar,最大空气压力为3.4 bar。对于插入式传感器,其最小和最大空气压力为上述工艺管道的最大操作压力;
- 在不使用清洗装置的情况下,务必保持传感器清洗装置连接处的封帽不开启;
- 将交流电电源火线接在继电器R3的NO3接头上,将螺线管的一端接在R3终端的COM3接头上,螺线管的另一端接交流电源零线。继电器R3的电源匹配为:交流250V,2A或者直流100V,0.5A。
- 关于继电器连接的具体说明,请参考“2.5.4 继电器及4~20mA输出接线”章节。
为了确保安全,电气连接请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由于静电能损伤仪器的内部电子器件,造成仪器性能降低或损坏。厂家建议采用如下措施防止仪器被静电损坏:
- 在触摸任何仪表的电子部件(诸如印刷线路板及其上的元件)之前,先从身体上释放静电。这可以通过触摸一台仪表机壳的接地金属表面或一根金属导管来实现;
- 为减少静电聚集,避免过多的移动。把对静电敏感的部件放在一个抗静电的容器或包装内运输;
- 为从用户身体上释放静电并保持静电可以释放,请佩戴一个与接地电线相连的肘节静电捕集器;
- 如有可能,使用抗静电的地面衬垫或工作台衬垫。
在电气连接前,请使用2.5毫米螺丝刀拆下变送器外壳的接线盒盖上的两个螺钉,接线盒位于显示屏和键盘的下方,拆下接线盒盖后能看到如图2-11的接线端子。
图2-11 接线盒内部接线端子
各个接线端子的功能如表2-1所示:
表2-1接线端子功能表
序号 | 端子 | 功能 | 备注 |
(1) | mA+ | 4~20mA输出正 | 浓度输出 |
(2) | mA- | 4~20mA输出负 | |
(3) | A | PROFIBUS A | PROFIUBUS |
(4) | B | PROFIBUS B | |
(5) | PBGND | PROFIBUS 地 | |
(6) | TXD | 空 | / |
(7) | RXD | 空 | |
(8) | GND | 屏蔽线 | 传感器屏蔽线 |
(9) | BLK | 信号线 | 传感器黑线 |
(10) | BLU | 信号线 | 传感器蓝线 |
(11) | GRE | 信号线 | 传感器绿线 |
(12) | RED | 信号线 | 传感器红线 |
(13) | WHT | 信号线 | 传感器白线 |
(14) | UMB | 信号线 | 传感器棕灰线 |
(15) | YEL | 信号线 | 传感器黄线 |
(16) | NO1 | 继电器1 | 继电器输出一 |
(17) | COM1 | 继电器1 | |
(18) | NO2 | 继电器2 | 继电器输出二 |
(19) | COM2 | 继电器2 | |
(20) | NO3 | 继电器3 | 继电器输出三 |
(21) | COM3 | 继电器3 | |
(22) | NO4 | 继电器4 | 继电器输出四 |
(23) | COM4 | 继电器4 | |
(24) | N | 交流电源输入N | AC220V |
(25) | L | 交流电源输入L | |
(26) | PG | 交流电源保护地 | 大地 |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和仪表的安全,请按照如下顺序来完成电气连接:
- 拆下变送器接线盒;
- 传感器电缆连接;
- 继电器和4~20mA电缆连接;
- 220V交流电缆连接;
- 确保接线正确后,安装变送器接线盒,用接线盒螺钉固定;
- 将220V交流电缆与现场220V交流电源相连。
为了确保传感器的安全请在连接传感器前断开变送器的220V交流电源。每个传感器带有六根信号线和一根屏蔽线。传感器电缆从变送器盒的传感器接线口(如图2-12所示)接入。按照表2-1的说明,将传感器的各导线连接至接线端子的对应位置:
①从左至右,由接线端子的第八个接头开始,所接导线的颜色依次为屏蔽线(GND)、黑 (BLK)、蓝 (BLU) 、绿 (GRE)、红 (RED)、白(WHT)、棕灰(UMB)、黄(YEL)。
②确保导线连接牢固后,拧紧电缆锁紧螺母,将传感器电缆固定。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变送器带有四个报警信号继电器。继电器的连接请参考图2-12所示的接线端子和表2-1所示相应端子的功能。各个继电器的接线方式可以参考图2-12,图中的外部电源可以是交流电源也可以是直流电源,外部设备可以是各种控制阀和电机等。自清洗装置请使用继电器R3。
请注意:继电器的操作都是由软件系统来配置,但是当系统关闭时,所有继电器都总是处于常开状态。
2-12继电器接线示意图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变送器具有一个4~20 mA直流隔离电流输出信号,最大负载为750欧姆,用于输出当前测量物质的悬浮物浓度。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请参考图2-11所示的接线端子和表2-1所示相应端子的功能,mA“+”端子为4~20mA输出正极;mA“-”端子为4~20mA输出负极。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4~20mA的输出线请用屏蔽的双绞线,在接收器一端进行接地保护。
在连接220V电源电缆前请确保电缆的另一头与电源断开。把剥好的220V交流电源线从外面穿过右侧的电缆锁紧接头,并把电源线的地线、火线、零线分别接入右侧的三个黑色接线端子的PG、L、N接线端。接线图请参考图2-11所示的接线端子示意图和表2-1所示的相应功能列表,确定连接牢固后拧紧电缆夹紧螺母。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操作界面是由如图3-1所示的一个192x64像素的液晶屏和五个按键组成。
图3-1操作界面
3.1.1测量界面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液晶显示屏能显示4行文字,可显示菜单界面、系统时间、测量值(mg/L,g/L,%)和历史趋势线等,系统通电后的显示界面如图3-2所示:
图3-2测量界面
时间显示部分显示当前系统时间;测量结果显示区域显示当前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显示有mg/L和g/L两种格式,显示单位由“单位设置”菜单设置,详细设置请参考“3.4.3 单位设置”;电流显示处显示当前4~20mA模拟电流输出值;量程显示处显示当前系统设置量程,由“量程设置”菜单设置,详细设置请参考“3.4.5 量程设置”;比例显示处显示当前测量结果与量程之间的比例。
3.1.2 按键功能
按键用于对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进行操作或输入数据,各个按键的功能如下:
- 键(以下称“MODE”键):按此键可以进入设置模式,显示设定菜单。
- 键(以下称“SET”键):在进入设置模式后,此键才有效。显示菜单界面时,按此键可以进入选中的菜单。在各种菜单设置界面时,按此键可以保存数据并返回菜单界面。
- 键(以下称“RUN”键):在设置模式有效,按此键退出设置模式,进入测量模式。
- 和键(以下称“▼”和“▲”键):在进入设置模式后,此键才有效。显示菜单画面时,按此键可以上/下滚动菜单,改变选中位置。显示参数设置画面时,按此键可以增加/减小参数值,持续按此键可以快速增加/减小参数值。
3.1.3工作模式
仪表共有2种工作模式:测量模式和设置模式。测量模式由RUN键激活,设置模式由MODE键激活。按MODE键进入设置模式时需要进行密码检查,要求操作人员输入授权密码,如果输入密码错误,则无法进入设置模式,并返回测量模式。如果输入密码正确,则进入设置模式,显示主菜单。
在设置模式下, 可以通过“▼”或“▲”和SET键设定参数。设定参数完成后按RUN键进入测量模式。
通过按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变送器上MODE键并输入正确密码后就能进入菜单界面,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菜单是单级菜单,功能和相关参数如表3-1所示,详细的设置请参考“3.4节 菜单详细介绍”。
表3-1 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菜单列表
序号 | 菜单项 | 设定参数 | 范围 | 初始值 |
1 | 密码设置 | 设定进入菜单密码 | 0~1000 | 0000 |
2 | 单位设置 | 设定显示单位 | g/L或 mg/L | mg/L |
3 | 小信号切除 | 设定小信号切除值 | 0~满量程 | 5mg/L |
4 | 量程设置 | 设定满量程浓度 | 0~9999mg/L
0~99.99% |
19999mg/L |
5 | 4mA校准 | 校准4mA输出电流值 | 0~2000 | 1000 |
6 | 20mA校准 | 校准20mA输出电流值 | 0~2000 | 1000 |
7 | 故障电流设置 | 设定故障报警电流值 | 4~20mA | 21.0mA |
8 | 滤波系数设置 | 设定测量值滤波系数 | 0~100 | 6 |
9 | 继电器一开通设置 | 设定继电器1开启浓度值 | 0~满量程 | 4500mg/L |
10 | 继电器一关断设置 | 设定继电器1关断浓度值 | 0~满量程 | 4000mg/L |
11 | 继电器二开通设置 | 设定继电器2开启浓度值 | 0~满量程 | 1000mg/L |
12 | 继电器二关断设置 | 设定继电器2关断浓度值 | 0~满量程 | 0500mg/L |
13 | 时间设置 | 设定实时时钟时间 | 当前时间 | |
14 | 趋势线采样间隔 | 设定趋势线记录时间间隔 | 1~59分钟 | 30分钟 |
15 | 显示历史趋势线 | 显示历史数据趋势线 | ||
16 | 冲洗时间间隔 | 设定冲洗时间 | 20小时 | |
17 | 零点标定 | 零点信号值 | ||
18 | 零点值修正 | 输入零点标定时标样实际浓度值 | 0.00~满量程 | |
19 | 第一点标定 | 第一点标定时信号值 | ||
19 | 第一点标定 | 第一点标定时信号值 | ||
20 | 第一点浓度值修正 | 输入第一点标定时标样实际浓度值 | 0.00~满量程 | |
21 | 第二点标定 | 第二点标定时信号值 | ||
22 | 第二点浓度值修正 | 输入第二点标定时标样实际浓度值 | 0.00~满量程 | |
23 | 标定点数设置 | 设定标定点数 | 2~3 | 3 |
24 | PROFIBUS ADDRESS | PROFIBUS 地址 | 0~255 | 255 |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安装完成后,请操作人员按照如下图3-3所示的顺序进行设置即可正常工作,其它菜单可以使用默认的出厂设置,也可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设置。
图3-3菜单设置
3.4.1菜单进入
仪表正常工作时,可以通过按“MODE”键进入菜单模式,此时液晶屏显示如图3-4所示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图3-4 密码输入界面
通过“▼”和“▲”键可以更改液晶屏上显示的密码,即输入密码,当输入密码为用户设定密码时(出厂密码为0000,密码范围0000~1000),按“SET”键可以进入菜单,如图3-5所示的菜单界面,界面左侧的光标“*”用于指示当前选定的菜单,按“SET”键可以进入该菜单,按“▼”和“▲”可以更改光标的位置。当输入密码错误时,液晶显示屏将显示“ERROR”信息,并在1秒后自动回到测量模式。
3.4.2密码设置
仪表密码设置是为了保证仪表始终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避免由于不具备操作权限人员的错误操作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设置密码的方法为:首先按下“MODE”键,输入密码(出厂密码为0000)后按“SET”键;进入菜单界面后,通过“▼”和“▲”键移动光标至“密码设置”菜单处;按下“SET”键进入如图3-6所示的密码设置界面,通过“▼”和“▲”键输入新密码,新密码的输入范围为0000~1000;再次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6密码设置界面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提供二种显示单位:mg/L和g/L。出厂默认设置为mg/L,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单位。单位设置的方法与密码设置方法类似,进入菜单界面后,通过“▼”和“▲”键移动光标至“单位设置”菜单处;按下“SET”键进入如图3-7所示的单位设置界面,通过“▼”和“▲”键移动光标至相应单位选项处,再次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7单位设置界面
小信号切除用于当测量值小于某一固定值时,输出显示为零,4~20mA输出为4mA,这样可避免由于测量介质的微小波动或其他干扰引起测量值波动而造成输出值不稳定。例如将该项设为5mg/L,则当测量值为5mg/L或更低时仪表显示0mg/L,同时输出电流值为4mA。小信号切除设置的方法与密码设置方法类似,进入菜单界面后,通过“▼”和“▲”键移动光标至“小信号切除”菜单处;按下“SET”键进入如图3-8所示的小信号切除设置界面,通过“▼”和“▲”键即可进行设置,再次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8小信号切除设置界面
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的量程,满量程对应的输出电流为20mA。量程设置的方法与密码设置方法类似,进入菜单界面后,通过“▼”和“▲”键移动光标至“量程设置”菜单处;按下“SET”键进入如图3-9所示的量程设置界面,通过“▼”和“▲”键即可输入量程,再次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注意:在单位为mg/L时,量程设置界面显示的量程单位为mg/L,量程可设置范围为0~19999mg/L;在单位为g/L时,量程设置界面显示的量程单位为g/L,量程可设置范围为0~19.99g/L。
图3-9量程设置界面
变送器在出厂前已经对4~20mA电流输出进行了设置。变送器的4mA输出对应于浓度值的最小值,20mA输出对应于浓度值的最大值(即满量程)。浓度值的线性变化对应于4~20mA电流的变化。在使用4~20mA输出信号前,用户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输出负载对该项输出进行校正。
电流校准需要两个人,一人在终端观察电流值,一人在现场调节校准值。进入“4mA校准”界面,如图3-10所示,按“▼”和“▲”键改变屏幕上的输出值直到直到终端显示输出电流为4mA为止。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10 4mA校准界面
20mA校准与4mA校准的操作相同,在此不再介绍。
故障电流设置是指当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测量信号出现异常时,包括测量值超出了量程范围、变送器与传感器之间的通讯出现故障、测量信号太小时输出的电流值。出厂默认设置为21mA。进入“故障电流设置”的方法与进入“密码设置”界面的方法相同,进入如图3-11所示的“故障电流设置”设置界面后,通过“▼”和“▲”键即可输入故障电流,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11故障电流设置界面
滤波系数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能获得较平稳的信号,不会因为工艺中某些短时间的波动而造成测量数据显示出现不稳定的变化。滤波系数越大测量时间越长,测量信号值越稳定,通常情况下设为6就能满足要求,如果介质波动大可以相应的增加该值。但是不要过大,出厂默认设置为6。进入“滤波系数设置”的方法与进入“密码设置”界面的方法相同,进入如图3-12所示的“滤波系数设置”设置界面后,通过“▼”和“▲”键即可输入滤波系数,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滤波系数输入范围为001~100。
图3-12滤波系数设置界面
变送器具有两个继电器控制输出,分别用于上限和下限输出控制。具体动作如下:当测量值大于继电器一开通值时,继电器一开通,测量值小于继电器一关断值时继电器一关断;当测量小低于继电器二开通值时继电器二开通,当测量值大于继电器二关断值时继电器二关断。出厂时设置继电器一在大于4500mg/L时开通,在小于4000mg/L时关断;继电器二在小于0500mg/L时开通,在大于1000mg/L 时关断。
进入“继电器一开通设置”界面的方法与进入“密码设置”界面的方法相同,进入如图3-13所示的“继电器一开通设置”界面后通过“▼”和“▲”键即可输入相应的继电器一开通浓度值,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继电器一开通浓度值的输入范围为0~19999mg/L。
图3-13 继电器一开通设置界面
采用相同的操作可完成继电器一关断设置、继电器二开通设置和继电器二关断设置。
时间设置用于设置变送器显示的系统时间,进入“时间设置”界面的方法与进入“密码设置”界面的方法相同,进入如图3-14所示的“时间设置”界面,时间设置界面显示的时间格式是:年/月/日/时:分。可以通过“▼”和“▲”键调整当前光标“*”所在项的值,如当光标在“2008”下时,可以通过“▼”和“▲”来调整时间的年份。按“SET”键可以保存当前设定值并移动光标的位置,每按一次“SET”键光标右移一项,如当前光标在“2008”下,按“SET”键一次,则光标右移一项值“08(月)”下,此时可以调整时间的月份。当光标处于分钟项时,按“SET”键将保存数据并退出时间设置界面。
图3-14时间设定界面
通过设置趋势线采样间隔可以设定趋势线记录时间间隔(采样时间间隔),设置值范围为1~59分钟,出厂设置为30分钟,变送器可记录的采样点为192个。如采样时间间隔设置为30分钟,则可记录96小时的浓度变化趋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采样时间间隔。
注意:断电后无法保存历史趋势线!
进入“趋势线采样间隔设置”界面的方法与进入“密码设置”界面的方法相同,进入如图3-15所示的“趋势线采样间隔设置”界面后,通过“▼”和“▲”键即可输入趋势线采样间隔,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15 趋势线采样间隔设置界面
进入“显示历史趋势线”界面的方法与进入“趋势线采样间隔设置”界面的方法相同,此时显示界面如图3-16所示:
图3-16显示历史趋势线界面
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内有一个专用于控制自动清洗时间的继电器。进入“冲洗时间间隔设置”界面的方法与进入“密码设置”界面的方法相同,进入如图3-17所示的“冲洗时间间隔设置”界面后,通过“▼”和“▲”键即可输入冲洗时间间隔,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每次冲洗时间为1分钟。
图3-17冲洗时间间隔设置界面
由于HT-MLSS型光电式污泥浓度计是通过测量红外光在介质中的透射率来测量介质中悬浮物浓度,对于同一种介质红外光的衰减系数不变,但在不同物质中红外光的衰减系数不一定相同,因此用户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仪表进行标定,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其衰减系数。仪表正常标定需要标定两点,即零点(零点标定值,零点浓度值)和第一点(第一点标定值,第一点浓度值),仪表通过分析零点和第一点的浓度值与标定值就能得到红外光在该介质中的衰减系数。
零点标定时将传感器置于清水中,最好用一个深颜色的容器,避免阳光直射。等待直到仪表显示值比较稳定后(等待时间大约数分钟),进入如图3-18所示的零点标定界面,其中2060为处理过的标定值,如果操作无误,请按SET进行确定,此时仪表已经记录了清水中的值。如果属于误操作请按RUN退出菜单。
注意:误操作可能导致仪表不能正常工作!
图3-18零点标定界面
如果清水的浓度值不为零,则需要对零点浓度值进行修正,进入如图3-19所示的零点浓度值修正界面,通过“▼”和“▲”键即可输入零点浓度值,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19零点浓度值修正界面
第一点标定用于和零点标定一起确定红外光在被测介质中的衰减系数。仪表在被测介质中正常工作,观察仪表显示值在几分钟内比较稳定后,顺水流方向在传感器后面一米范围内取样,同时进入如图3-20所示的“第一点标定”界面,图中“2200”是第一点的标定值,由仪表自动测量得到,确认标定值无误后按“SET”键保存数据并退回菜单界面。
注意:在第一点标定时最好两人操作,一人取样,同时另外一人立刻进入第一点标定界面,将第一点标定值记录下。
图3-20 第一点标定界面
然后化验取样介质的浓度。进入如图3-21所示的“第一点浓度值修正”界面,通过“▼”和“▲”键输入化验得到的第一点浓度值,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
图3-21第一点浓度值修正界面
第二点标定和第一点标定方法相同,在此不再介绍。
注意:第一点标定的值最好选测量中间值,不能太接近零点,也不要接近满量程。第二点标定不能和第一点标定值相同。
标定点数设置用于设置仪表的有效标定点数,进入如图3-22所示的“标定点数设置”界面,通过“▼”和“▲”键即可输入标定点数,按下“SET”键保存并·退回到菜单界面。标定点数的范围是2~3,出厂默认设置是3。
注意:一般情况下两点标定已经能满足要求(对用户而言实际上只需要标定第一点,出厂时零点已经标定过),如果介质颗粒等变化比较大请采用三点标定!
为了使仪表正常工作,请维护人员定期对仪表进行维护。
变送器根据使用的要求,安装位置和工作情况比较复杂。为了使变送器正常工作,维护人员需要对变送器进行定期维护,维护时请注意如下事项:
- 安装在室外的变送器,请检查变送器安装箱体是否有漏水等现象;
- 检查变送器的工作环境,如果温度超出变送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请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变送器可能损坏或降低使用寿命;
- 变送器的外壳是塑料外壳,不要用坚硬物体刮擦,请使用软布和柔和的清洁剂清洁外壳,注意不要让湿气进入变送器内部;
- 检查变送器显示数据是否正常;
- 检查变送器接线端子上的接线是否牢固,在拆卸接线盖前注意将220V交流电源断开。
为了获得最好的测量效果,传感器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维护时请注意如下事项:
- 传感器上的四个窗口都需要清洗,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请将自清洗时间间隔根据现场情况设置为2~20小时。如果没有安装自清洗装置,请维护人员根据经验定时清洗传感器,确保传感器四个窗口的清洁;
- 检查传感器的电缆,正常工作时电缆不应绷紧,否则容易使电缆内部电线断裂,引起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
- 检查传感器的外壳是否因腐蚀或其他原因受到损坏;
- 检查传感器的自清洗孔是否被堵住。
在有些工作环境,自清洗装置是必不可少的,自清洗装置的正常工作对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在自清洗装置维护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 检查自清洗装置的接线是否牢固可靠;
- 检查自清洗装置的气流管道是否被堵住;
- 检查气泵的进气口是否被挡住或遮盖。
常见问题解答:
①为什么LCD显示不亮?
答:可能是仪表或液晶屏幕供电故障,请检查电源是否连接、仪表保险丝是否烧断,检查传感器的电源线是否接反。
②为什么没有电流输出?
答:可能是电源模块故障或接线故障,请检查电流输出接线是否正确。
③为什么变送器输出电流与显示电流不符合?
答:电流输出可能没有进行正确的校准,请重参考“3.4.6 4mA与20mA校准”章节,重新对4mA与20mA输出进行校准。
④为什么测量结果一直为0?
答:测量结果为0时请察看是否是测量介质的浓度太小或标定错误,请检查标定信息,确保第一点标定值比零点标定值大。
⑤为什么测量显示结果为满量程?
答:可能是传感器粘污、损坏或浓度值超过量程,请将传感器置于浓度较低的介质中,观察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仪表工作正常,则说明测量介质的浓度可能超出量程。
⑥为什么测量显示结果波动较大?
答:请检查传感器接线,确保接线正确,并增大滤波系数。
保修政策:
如产品在保修期内出现故障(非不正常操作导致),用户可享受规定的免费保修。保修期限:本公司产品保修期为十二个月,由验收日期起算。
以下情况不在免费保修范围内:
产品或其部件已超出免费保修期。
因使用环境不符合产品使用要求而导致的硬件故障。
因不良的电源环境或异物进入设备所引起的故障或损坏。
由于未能按使用操作手册上所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而造成的故障。
由于不可抗力如:雷电、水火灾等自然因素而造成的故障。
擅自拆机修理、越权改装、滥用造成的故障或损
评论